过刊目录

  • 2021年, 2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9-07
      

  • 全选
    |
  • 孟祥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拓是完善“大保定”空间格局的重要举措,能够使保定市抓住和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北拓需要与东接、西进与南展同步推进,在明确发展基础的同时,按照“三步走”步骤逐渐展开。在实际调查基础上,掌握翔实资料,洞悉不同层级中心地间的关系,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理清保定市“北拓”的思路。在北拓过程中“徐水区-定兴县-高碑店市-涿州市”是将保定市主城区与房山区连接起来的主通道,需要按照起步区、承接区和融合区“三步走”的发展顺序逐步进行。徐水区是起步区,大王店镇、遂城镇和徐水区主城区是起步区的3个节点。承接区是“高碑店市+定兴县+易县+涞水县”整合在一起的区域,将发展成为保定市北侧的隆起区,4个中心地空间布局集中,沿“定兴县-东落堡乡-高里乡-高陌乡-桥头乡-永阳镇-涞水县-义安镇-高碑店市”形成闭环,胡家庄乡处于闭环的中心。涿州市是保定市北拓的融合区,通过构建涿州环并发展东仙坡镇、码头镇、刁窝镇、松林店镇和东城坊镇等节点疏通与房山区、固安县、高碑店市、涞水县间的联系。
  • 刘宝印 杜洪燕 周中仁 陈慈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北京首都非核心功能依然过度集中的问题,在对世界各国首都功能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选取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基本功能型首都和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复合功能型首都进行案例研究。通过与北京所承担的首都功能进行发展经验和布局特点的对比分析,提出多中心化、协调发展化、比较优势化、特色化等首都功能布局的4个优化原则。进而结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分别针对北京目前承担的首都非核心功能提出对应疏解建议:包括打造雄安新区首都副中心;打造各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集群以承接北京相对应的产业转移;通过分院、分校的模式助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疏解;京津冀共同承担交通枢纽中心功能;向首都周边地区疏解体育、演艺等相关文化产业。
  • 黄桂琴 蔡书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产品流通产业增长放缓与城镇化发展对高品质农产品流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提高产业要素配置效率迫在眉睫。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结果得知:要素投入促进了中国农产品流通产业增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要素生产率及要素配置效率大致都经历了从以速率递增到速率递减的动态变化过程,呈现周期性波动特征,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显著;采用VECM模型估计及Granger检验。结果显示,要素配置效率的变化区域差异是引起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且影响显著。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信息化市场平台,加速要素的区域流通,提高农产品流通产业要素配置效率,是促进农产品流通产业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
  • 蒋艳芝 丁志超 李光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以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江苏省13个地级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此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增长、农业的重要性、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规模经营、交通和网络条件、政府财政支持正向促进江苏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江苏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进一步扩大农业科技创新应用范围,促进地区间共享发展经验和科技进步成果,并以激励手段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劳动力转移、民生基础设施建设。
  • 高孟菲 郑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我国2007—2017年大陆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SBM-Undesirable模型、泰尔指数、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时空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间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时空差异大,且存在空间相关性;本地农业机械化、农业道路设施、财政支农、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作物受灾率对农业绿色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地经营规模、农业收入对农业绿色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率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邻近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机械化、农业道路设施、财政支农、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业收入、农作物受灾率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推动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优化财政支农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要素利用率的对策建议。
  • 陈澳 栾敬东 杨小咪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现代休闲农庄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游客参与式体验需求,以合肥市"三瓜公社"作为现代休闲农庄的典型分析样本,以游客的参与式体验对游客忠诚的影响机制为研究基点,首先采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所设定的参与式体验的8个维度进行可靠性检验,进而引入游客满意的中介变量,构造出"参与式体验-游客满意-游客忠诚"的结构方程模型。后根据模型运算,得出结论:现代休闲农庄参与式体验各维度既能够直接对游客满意和游客忠诚产生正向影响,同时可以通过游客满意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游客忠诚。
  • 卢德娴 吕雅辉 张润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供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后疫情时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如何针对新的消费需求转变供应模式尤为重要。基于河北省11个县(市/区)318份调查问卷,分析了防疫期间河北省城乡居民生鲜农产品购买渠道的变化,评估了生鲜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影响,并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分析了农产品供应新趋势: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提升、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便捷消费、数字化消费大幅兴起、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势所趋、各流通主体希望缔结更稳定的供应关系,河北省农产品供应呈现出新趋势。据此提出强化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能力,进行线上线下融合经营的供应模式。

  • 刘宇鹏 张艳新 叶紫涵 李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民日常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量明显上涨。研究影响乳制品消费行为的因素对于提高乳制品质量、刺激乳制品消费和提升乳制品市场占有率具有现实意义。在阐述河北省乳制品消费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研究和分析影响乳制品消费行为的因素,利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并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家庭成员数较高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乳制品高频消费,城市消费者更倾向于乳制品高频购买,对乳制品生产过程了解程度较高的消费更倾向于经常购买。提出政府应加强宣传,拓宽农村乳制品消费市场,乳制品加工企业开展透明工厂游,提高大众了解度等建议。
  • 吴连翠 付笑笑 吴训照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伟大战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新农人群体的出现,对改变农村面貌、丰富农业业态、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有关新农人的学术研究还只是处于起步和初探阶段,但学者对该群体的研究热度正在持续地增长。基于已有的相关文献,从新农人的内涵、特征、类型、作用及发展制约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新农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新农人未来研究的一些展望。
  • 滕欢 李聪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数字乡村的作用、建设模式及其实施路径具有历史必然性与紧迫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基本内涵和"五大振兴"内容,论述了数字乡村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意义,剖析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乡村建设实践场景,提出了6种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并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力,提出了"1+3+N"的数字乡村建设体系和适应该体系的实施路径。
  • 雷焕贵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艺术是乡村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复兴传统文化接续文化根脉的重要力量。将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表现形式融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用艺术的语言揭示传统文化,借助艺术形态重塑人与人、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重构乡村人文价值理念,使自然美、人文美、乡村美融为一体并转化为美丽经济,对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 吕璐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部分,也是衡量乡村振兴效果的文化标准,在经济、社会、组织、人才振兴中发挥着价值观引领作用。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古老乡村文化延续的载体,包容经济生产、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多重价值,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构成内容。在乡村振兴工作新征程中,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复兴面临着地位、传承和创新三重困境。解决关键在于以农民立场为发力点,以农业文化遗产复兴为落脚点,合成规划主体、组织主体和建设主体三股力量,从上层准备工作到中层管理工作再到下层实施工作,构建一张农业文化遗产复兴网络。
  • 朱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源下沉是激发低收入群体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决策。新发展主义认为,低收入群体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实现现代化发展,必须借助于外部资源。中国共产党利用组织优势和纪律优势,推动组织资源、智力资源、服务资源下沉,为提升低收入群体发展的意愿和能力提供资源支持。推动资源下沉不是稳定的行政管理体制,在乡村传统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下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要重视发挥低收入群体主体作用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以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 张国政 彭丽 唐文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阶层通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消费产品和服务来帮助贫困者增加收入和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法。消费者为什么要实施扶贫消费行为(即扶贫消费出自哪种心理) 怎样引导消费者消费扶贫(怎样促进消费扶贫可持续) 当前尚缺乏对这两个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运用扎根理论,针对第一个问题,对消费扶贫可能的心理归因做了深入的探索;针对第二个问题,试图搞清楚促进消费扶贫可持续的路径。研究发现,消费扶贫的心理归因可以分为:内部个人意识和外部社会规范,而价值共创活动的价值感知是消费扶贫的价值归因。个人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参照规范产生相应的扶贫消费行为,属于个人心理意识的范畴;价值共同创造行为及其结果(价值感知)会产生持续的扶贫消费行为,这归因于价值范畴。利益相关方通过参与价值共创(由沟通、渠道、风险评估、透明等维度构成)生成价值感知,除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也通过影响消费者心理(如:加深贫困状况认知,提升扶贫消费意识等)和社会参照规范(如:形成消费习惯,学习扶贫榜样等)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 郑军 张心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10—2018年28个省的相关数据,以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从农民收入和地区差异性两方面,考虑各省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构建养老金缴费工具变量,分析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率与农民消费支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率与农民消费支出存在显著负相关影响,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率增加1%,农民消费降低0.018 375%。(2)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率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率显著抑制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消费,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消费影响不显著。(3)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率,扩大了农民收入差距和地区发展差异,抑制农民消费。由于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缴费率抑制农民消费,我国应将其费率水平适度降低。

  • 焦伟伟 刘鑫蕊 尉京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和研究。为了更充分地反映创业教育的效果,从受教育主体的新视角出发,通过对1 103名学过或正在学习创业课程的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衡量学生感知大学支持的程度,考察其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建立了一个SEM模型。结果表明:感知大学支持正向影响高校学生的创业意向,并且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这不仅为大学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 苑迎春 雒明雪 陈江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和研究。为了更充分地反映创业教育的效果,从受教育主体的新视角出发,通过对1 103名学过或正在学习创业课程的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衡量学生感知大学支持的程度,考察其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建立了一个SEM模型。结果表明:感知大学支持正向影响高校学生的创业意向,并且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这不仅为大学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