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3年, 2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3-28
      

  • 全选
    |
  • 周利平 左缘缘 苏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内部耦合协调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利用改进CRITIC-熵权法计算组合权重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中国29个省市区乡村振兴内部五大系统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地区差异性来源和障碍因子。研究发现:(1)从动态演变轨迹看,总体上耦合度、协调发展水平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均呈现增长趋势,因受低协调发展水平指数制约,呈现“高耦合度—低协调发展水平指数—低耦合协调度”的特点,协调类型从长期的勉强协调向初级协调跨越,但距离优质协调仍有较大差距,且存在“中高西低,东部居中”的空间分布特征。(2)从地区差异性来源看,总体基尼系数有所降低,但降幅和降速较小,东西部地区内的非均衡性高于东北和中部地区,西部与东、中和东北地区间的差异显著高于非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差异性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超变密度和地区内差距次之。(3)从障碍因子看,各子系统障碍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大多数省份排名前五的障碍因子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乡镇文化站个数、设有村镇建设管理机构的个数和农村燃气普及率。据此,提出促进乡村振兴内部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 陈冲 张瑞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数字经济是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动力。利用2011—2020年省级层面面板数据,通过测算数字经济指数与乡村振兴指数,并针对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进行基准回归、异质性分析和空间溢出效应检验,证明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作用的存在性,进一步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振兴总要求5个不同维度的赋能作用发现,数字经济现阶段能够显著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维度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产生的赋能作用不同,并且赋能作用在各个地区的外在表现也不尽相同,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产生的红利中部和西部较强,东部次之。进一步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发现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该研究结论能够验证继续深化数字技术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合理性,并基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方针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 武云亮 方书琴 程文先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数字化赋能流通业转型发展,在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13—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流通数字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流通数字化对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要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流通数字化水平高的地区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要显著高于水平低的地区;流通数字化能通过促进农业生产、推动城镇化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增强流通数字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抑制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中西部地区流通数字化发展建设,助力农业生产和城镇化进程,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朱新鑫 陈明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番茄加工和番茄制品出口国,对全球番茄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采用2000—2020年全球番茄制品出口额前10位国家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番茄制品出口技术复杂度与出口增长的关系,并就产品异质性和国别异质性进行了进一步讨论。研究发现:相比其他番茄制品出口国,我国番茄制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偏低,出口产品仍以初级原料番茄酱出口为主;番茄制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对番茄制品出口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作用在更高技术含量的番茄制品和发达国家中更为显著。据此结论,我国番茄制品亟需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解决民营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延长番茄酱后续加工链条以及克服贸易壁垒重塑良好的贸易环境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番茄制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从而促进我国番茄制品高质量出口增长。
  • 何继新 孟依浩 赵丹青 李天一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有助于提升村集体凝聚力、激发组织内生动力、提高战略协调能力,为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供重要抓手。通过对天津市凌庄子村实践案例考察,运用“多维嵌入理论”分析框架,从结构嵌入、功能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4个维度剖析党建引领下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和逻辑。研究发现:党建嵌入下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可以从组织结构优化、组织制度完善、组织功能集聚、组织服务下沉等方面建构完备的治理体系,形成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党建嵌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模式成为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快速发展的现实通道。
  • 萧子扬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代乡村问题是认识世界和理解中国的一个恰当单位,贯穿于我国百年社会转型发展的始终。但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近代乡村何以成为问题?”仍属于一个悬而未决的学术疑论。为拓展社会人类学重访研究的边界,确保中国社会人类学能够重返总体社会研究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实现“回头看”目标,必须将近代乡村问题及其重访研究作为一种方法。因此,在未来研究过程当中,既需要建构具有高度社会自觉的重访研究方法,也需要形塑有较强解释力的重访研究范式,还需要努力拓展重访研究方法的范畴与边界,更需要在重审民族志中积极探寻“社会底蕴”和在细节把握中强化对历史理解的穿透力。
  • 孙正 王玉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党执政兴国的根基。中国乡村治理从县政绅治、集权统一走向乡政村治和数字治理,其中也体现了国家对乡村治理从“绅治”“统合”走向“数治”的治理过程。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对乡村治理的情景演变做了简要的梳理,对县政绅治、集权统一、乡政村治、数字治理4个乡村治理情景进行特质分析对比,根据乡村治理变迁中不同特质对当今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加快寻求协调与整合,建立合作、责任和信任的协同机制,进行逻辑与机制上的创新,最终形成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与体系现代化。
  • 何有幸 黄森慰 黄可扬 陈世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付费不仅是治理资金不足的解决手段,也关乎农户环境参与凝聚力。运用闽、皖、陕3省529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基于双栏模型(DHM)实证分析人居环境工作满意度对农户生活污水治理付费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环境工作满意度对农户生活污水治理付费意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县乡政府层面的环境工作满意度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对村委会层面,但环境工作满意度对付费意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支付水平上;中介机制检验发现,价值认同起到中介效应(强化了促进作用),而风险感知起到遮掩效应(削弱了促进作用),家庭总收入起到门槛效应(仅当农户家庭总收入在5.8万元/年以上时促进作用才具有稳定的显著性)。据此,相关单位要增强环境工作实效,办农民满意的环境整治,并着力提高农户对环境整治的认可度和信心,以此赢得农户对生活污水治理的付费参与。
  • 李学渊 黄森慰 蔡祖梅 洪月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如何促进农村居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和提升行为效果,基于CLES数据,分析宣传规制与奖惩规制对农村居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和行为效果的影响。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KHB模型等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宣传规制和奖惩规制都能够促进农村居民的参与行为和提高行为效果,但宣传规制的效果优于奖惩规制。第二,宣传规制会提高行为效果,但奖惩规制会降低行为效果。政策强度太高不利于行为效果的提升。第三,乡村振兴满意度、环境感知、年龄、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会影响农村居民的参与行为,乡村振兴满意度、干群关系、环境感知、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会影响农村居民的参与行为效果。第四,环境感知在宣传规制和奖惩规制对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及行为效果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第五,干群关系会弱化宣传规制对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效果的影响,会强化奖惩规制对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行为效果的影响。
  • 彭现美 颜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城乡迁徙与市民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城市居留意愿与其从事职业和所在单位的关系值得探讨。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Probit模型,将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和单位性质作为影响因素,研究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居留意愿及年龄异质性。研究发现,单位性质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居留意愿影响较为显著,而职业与其城市居留意愿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打算继续留在流入地的农业户籍劳动力,长期居留意愿受到职业和单位性质的显著影响。
  • 李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助养老是解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供给不平衡的重要补充养老方式之一,但现实仍面临着普及与可持续发展困境。通过中西方互助养老比较分析,二者异质性体现为:互助理念上西方的互惠互利与我国强调单向付出且非强制回报性的差异,经济支持上西方突出个人缴费为主、少量政府及社会支持与我国形成政府集体兜底、个人免费参与的差异,主导力量上西方实现互助个体市场化自我管理与我国政府及集体为主导力量、多元参与的差异,互助文化上西方广泛志愿服务和公共参与同我国养老“私事”化及公共精神缺失的差异。文章建议借鉴国外4个方面互助养老的成功经验,启发、探索我国特色化的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之路,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 杨仕元 徐婧菲 岳龙华 范酉庆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人才振兴放在首位。澳大利亚重视农民职业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对其农民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其“四环联动”的农民职业教育模式具有如下特点:需求明确;长期目标和短期评估完善目标统一,教育体系灵活互通;培训内容明确,培训技术先进,运作模式市场化;评估完善。我国应借鉴澳大利亚农民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民培育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弱势群体教育等。
  • 韩景旺 刘濛 张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也进一步加快财经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财经专业升级改造迎来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强化科技赋能,适应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新时期财经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内容。基于此,财经类专业应聚焦专业特点,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从培养理念、模式、内容及手段方面对财经类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构建“数智化”转型新框架,铺就“数智化”转型新路径,不断推动财经类专业内涵式发展。